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走进鄂伦春 > 基本情况

野生动物资源

发布时间:2024-07-05 17:33 来源:林业和草原局 浏览:
【字体大小:

我旗在动物地理区划中,属古北界的东北区大兴安岭亚区。该区在大兴安岭腹地,地处西伯利亚亚寒带针叶带的边缘。森林茂密,河流湖泊纵横交错,人烟稀少,大自然天造地设,自治旗境内拥有独具特色的景观,“达尔滨湖天然花园”,群山环绕、层峦叠樟、鸟飞鱼跃、百花争艳,保护着北方原始森林、原始生态的风貌;“四方山天池”,水色碧绿幽深,礁石峭壁高耸,登山极目远望,群山低首朝拜,又有诺敏自然保护区,基本保持了该地区较完整的自然环境,给野生动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栖息、繁殖、生存条件。特别是禁猎、禁伐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,使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更加十分丰富,种类和数量也比较多。

由于该地区夏季短而温暖,冬季长而寒冷,常年温度较低。故有一大部分鸟类秋去春来,定期迁徙,属夏候鸟,如:雁形目、鹤形目鸟类等;而在留鸟中多属于隼形目、鸡形目、雀形目鸟类。各种兽类为了抗御严寒,适应生存,都有一身丰厚的毛皮,如著名的细毛裘皮元皮、香皮、灰皮、紫貂皮等。在兽类中,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生态类型,即北极型和林栖型。属北极型的代表种有:驼鹿、貂熊、白鼬、雪兔、狼等;属林栖型的代表种有:紫貂、马鹿、狍、猞猁、豹猫、野猪、灰鼠、狐、水獭等。

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,分布在鄂伦春自治旗的野生动物约150多种(不包括两栖、爬行、水生动物等)。其中各种兽类有40多种,隶属于6目15科,占呼伦贝尔市的50%强,以啮齿目种类最多,其次是食肉目;鸟类约192多种,隶属于16目39科,占呼伦贝尔市的35%左右,有35种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,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白鹳、黑鹳、金雕、黑嘴松鸡和丹顶鹤5种。受到国家保护的一、二级动物有10种。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紫貂和貂熊2种,除此之外,还有许多有较高经济价值、生态价值、科研价值的动物种类。

我旗境内各河流、湖泡等水域生长各种鱼类近50种,隶属6个目、13个科。以鲤科鱼类为主,有31种,占鱼类总数的62%,本旗经济鱼类10余种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